习近平接连废掉孙政才、胡春华和陈敏尔,陈吉宁如何自保

2012年11月,习近平接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从一开始,他便展现出强烈的权力整合欲望。不同于以往中共高层按部就班、隔代指定接班人的政治惯例,习近平几乎在上台的同时,便着手打破这一潜规则,将原本被视为潜在接班人的人物一个个排除出核心圈子,或被整肃,或被冷藏,或被晾在边缘,成为新时期中共权力斗争极具代表性的现象。
最先倒下的是孙政才。孙政才出身农经系统,长期在吉林、北京、重庆等地担任要职,履历完整,被外界视作“接班双子星”之一,与胡春华并称“储君双雄”。孙政才在2012年十八大入常呼声极高,后虽未能跻身政治局常委,但仍被安排掌管重庆,接替因“薄熙来事件”落马留下的权力真空。重庆是直辖市之一,又是政治风向敏感地,过去曾是薄熙来经营“唱红打黑”的地盘,中央选派孙政才,既是对他的考验,也是变相的提拔。然而,就在十九大前夕,2017年7月,孙政才突然落马,罪名是“严重违纪”,迅速被双开,接受调查,最后以受贿罪名判处无期徒刑。外界普遍认为,孙政才倒台的根本原因,不在经济问题,而是其政治身份:潜在接班人。这是习近平主动出手打破隔代指定接班制的开端。
与孙政才齐名的胡春华则命运稍好,却也遭到刻意边缘化。胡春华素有“团派王储”之称,出身共青团系统,历任西藏、河北、内蒙古书记,政治履历完善,仕途平稳,被外界寄予厚望。十九大时,胡春华顺利连任政治局委员,却被安排主管农村、扶贫等边缘性事务,未能如外界预期入常。2022年二十大,胡春华更被彻底排除出政治局名单,连政治局委员资格都未保住。此举打破了中共建政以来政治局委员“入常未果至少留任委员”的潜规则。消息公布当晚,胡春华在人民大会堂内面无表情的身影成为媒体镜头焦点,隐约映射出一位昔日“储君”政治命运的急转直下。
另一位颇受关注的潜在接班人是陈敏尔。陈敏尔是习近平在浙江任职期间的旧部,曾任《浙江日报》总编辑、浙江省委宣传部部长,后调任贵州省委书记。因与习近平关系密切,且仕途顺利,被视为“之江新军”代表人物之一。2017年,陈敏尔接替孙政才出任重庆市委书记,接管这一敏感重镇,外界普遍预测其仕途前景光明,或将成为习近平心腹中的接班热门。然而,二十大人事布局最终表明,陈敏尔虽然跻身政治局,但并未获得进一步重要职务,尤其未能进入常委会,反被调离重庆,转任天津市委书记,政治上更趋边缘。天津虽为直辖市,但影响力不及重庆、上海、北京,陈敏尔由此退出中央政治舞台核心区,令外界解读为“安全着陆”,但接班梦已断。

就在孙、胡、陈接连“出局”后,另一个名字近年悄然冒头——陈吉宁。陈吉宁出身学术界,曾任清华大学校长、环保部部长、北京市市长,再至上海市委书记,仕途稳健而清新。尤其是在2023年,陈吉宁被安排掌管上海这一中国经济龙头城市,外界迅速将他与“储君”标签挂钩,不少海内外分析认为他可能是下一个“接班人热门”。然而,中共政坛素有“高处不胜寒,谣言即危险”之说,陈吉宁的突然走红及“接班人”传闻,反而令其政治风险陡增。党内历来忌惮“舆论造势”的潜在权力人物,类似情况早在孙政才、胡春华身上多次上演,越是传得沸沸扬扬,结局往往越是惨烈。
习近平对“接班人”格外忌惮,既源于中共党内政治文化中对权力平衡、派系制衡的深层焦虑,也源自其对历史上“邓小平隔代指定江泽民、胡锦涛”模式的高度戒备。习近平深知,一旦指定接班人,自己便会成为“过渡人物”,党内权力结构随即开始围绕新储君重组,党内山头林立、暗潮涌动,而这种格局极易在权力交接阶段产生不可控的风险。
为了防止任何类似情形发生,习近平在二十大上彻底废弃“隔代指定”模式,甚至不再安排任何明显具备接班特征的政治新秀进入常委或政治局核心层。整个新一届常委班子平均年龄64岁,无一人具备储君特征,即便如丁薛祥、蔡奇、李强,皆为习近平嫡系旧部,且年龄偏大、资历有限,缺乏独立派系基础,不具备挑战习近平权威与地位的可能性。与此同时,党内任何被视作未来可能崛起的年轻政治人物,不是被压制至副省级边缘岗位,就是长期在地方徘徊,无缘京城权力中枢。
习近平通过清除潜在接班人、打破惯例、打压团派、扶持嫡系,建立起前所未有的“一尊”格局。这种权力架构的结果,是党内所有政治活动围绕个人意志展开,政策制定趋于单一化、决策流程封闭化。而缺少健康接班机制,也让中共权力传承再次回归到毛泽东时代“没有接班人”的权力空白循环中。
眼下,党内已不再出现“第六代领导集体”这一提法,原本被外界视作可能领导未来中国的干部梯队悉数解散。与此同时,习近平本人多次在内部讲话中表示“要打破任期和年龄限制”,并通过修宪取消国家主席任期限制,为其长期执政铺平制度障碍。未来,随着习近平年岁渐长,围绕其继承人的博弈势必暗流涌动,但在其权力尚未松动之际,任何潜在接班人依然无法出头。至于陈吉宁,虽然目前风头正盛,掌控上海重镇,但“接班人”标签一旦坐实,极有可能引火烧身,重蹈孙政才、胡春华、陈敏尔的覆辙。政坛内外皆清楚,习时代最大禁忌,莫过于被视作“未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