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斯维尼:从小镇女孩到好莱坞闪亮星,川普点赞

1997 年 9 月 12 日,斯维尼(Sydney Sweeney) 出生在美国华盛顿州的斯波坎。她的父亲是刑事辩护律师,母亲从事酒店业,还有一个哥哥。童年的她是个“全能型选手”,足球、棒球、滑雪、滑水样样精通,还参加过机器人队和数学俱乐部。一次滑水时受伤留下的疤痕,并没有影响她的自信和活力。

她与表演结缘,源于一次当地独立电影的群众演员试镜。那时她说服父母支持自己追梦,还郑重地交上一份“未来五年职业规划书”。从西雅图到波特兰,再到洛杉矶,Sydney 开始一步步闯荡娱乐圈。

她的名字真正走入大众视野,是因为 HBO 的剧集《高校十八禁》和《白莲花大饭店》,她在其中的表现让人眼前一亮。之后她还出演了《好莱坞往事》、超级英雄电影《蜘蛛夫人》和恐怖片《鬼圣胎》,展现出跨类型的表演实力。Sydney 还成立了自己的制作公司,支持女性创作者的故事改编,野心与演技并存。

然而,2025 年夏天,一条牛仔裤广告让她成了舆论焦点。美国品牌 American Eagle 推出以她为主角的广告,口号是“Sydney Sweeney Has Great Jeans”,在短片中,她念出一句双关语——“基因决定了发色、性格和眼睛颜色……我的牛仔裤是蓝色的。”广告原本只是玩个文字梗,却引来争议。有人指责它暗含优生学意味,甚至影射历史上的种族主义;也有人觉得只是幽默,没有恶意。

争议越炒越热,American Eagle 公开回应称广告只是为了庆祝牛仔裤的魅力,让每个人都自信地穿上它。风波中,品牌股价不跌反涨,还创下二十多年最大单日涨幅。

就在这时,政治戏码上演——媒体发现 Sydney 去年在佛罗里达注册成共和党选民。随后,特朗普在社交平台公开点赞这支广告,称它是“最棒的广告”,还称赞 Sydney 是“美丽的爱国者”,并断言牛仔裤已经卖疯了。这让广告争议升级成了一场文化战争:保守派将其视为反击“政治正确”的胜利,而批评者则认为品牌刻意利用刻板印象制造话题。

对 Sydney 来说,这场牛仔裤风波显然不是她预料中的成名方式。她本是凭作品赢得关注的演员,却因为一条广告、一句双关语,卷入了政治与文化的漩涡。或许,未来人们记住她,不仅仅是荧幕上的角色,还会有这段“牛仔裤插曲”——一段广告、股价飙升、总统点赞的奇妙组合。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 Newsphere by AF the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