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负面情绪为你所用,而不是成为你的绊脚石

无论你多么积极,或者多接近自己的人生目标,悲伤、绝望、愤怒和沮丧这些情绪,都会在某个时刻席卷而来。作为人类,注定要经历完整的情感光谱,包括正面的,也包括负面的。出于本能,我们总想保护自己,远离所有负面体验。所以当情绪低落时,我们常常会试图立刻把这些感受压下去。但我要告诉你的是,拥抱负面情绪其实是健康的,尤其是在你追寻人生目标、锻炼自律的过程中,负面情绪甚至可以成为你极有价值的助力。
只要你接受了一个事实:人生中永远无法彻底逃避痛苦,你就可以学会从不愉快的情绪里受益。像绝望和悲伤,其实是你内心在提醒自己:“有些事情不对劲了,该改变了。”不要把这些负面情绪视作麻烦,而应该把它们当成指路牌,指引你走向积极改变的方向。负面情绪可以成为你拟定行动计划、摆脱困境的动力。遗憾的是,大多数人拼命逃避这些感受,或者干脆无视,幻想它们会自己消失。但现实是,它们根本不会!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几种常见的负面情绪,以及如何正确地把它们引导到有利的方向。
如何利用愤怒与怒火
很多人难以应对愤怒和暴怒的情绪。追根究底,这其实和童年的教育方式密切相关。有人从小被教导:发脾气是不好的,应该控制自己的愤怒,否则可能会做出后悔的事。于是,哪怕内心有再多委屈和怒火,也只能拼命往肚子里咽,结果长期积压成心结。另一种极端情况是,有人被教育用愤怒去操控他人,通过发火达到目的。这种人总是处于争吵和对抗之中,但这些方式对心理健康毫无益处。
换个角度想,其实愤怒会让你感觉自己还活着。你完全可以把那股能量用来做更积极的事,比如在健身房更卖力训练,或者作为强大的动力去冲刺你的长期目标。比如,你可能因为姐姐嘲笑你的体重而愤怒。与其因此暴躁、沮丧,不如把这份怒火转化成自我蜕变的起点。不是说你的人生要靠别人的言语来定义,而是当别人向你投掷恶意的时候,你能化劣势为武器。很多人之所以能在逆境中崛起,是想向曾经嘲笑、看不起自己的人证明:我可以活得更好。用这些经历激发内驱力,成就你真正想要的人生。
如何利用嫉妒
嫉妒也是一种可以利用的情绪。通常人们在嫉妒别人时,会把大量时间和精力放在贬低对方上。但你要知道,嫉妒其实是在告诉你:那个人拥有你想要的东西。如果你羡慕朋友有钱,那就努力赚钱,争取自己也能过上那样的生活。如果你嫉妒别人瘦了,而你却天天坐在沙发上啃披萨,那就该认真制定减肥计划了。当你感到嫉妒时,冷静下来,认真分析自己的情绪,写下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并为之付出行动。
如何利用焦虑
你是否也常常感到焦虑?那种感觉很糟,对吧?不过,好消息是,只要你愿意调整心态,焦虑完全可以变成一种正向动力。恐惧有时会让人瘫痪,但只要用对方式,它也可以成为成功的重要推手。
这里有两个方法:第一,战胜恐惧的成就感本身就是一种激励。你设想一下,完成一件原本让你害怕的事,会有多爽!第二,用恐惧驱动自己采取建设性行动。比如,你所在的公司财务危机,裁员在即,自然会让你焦虑,担心账单、生活和未来。但大多数人会一直胡思乱想最坏的情况,等真正失业了,才被迫应对。但如果你学会在焦虑降临时,主动思考对策,即使真的失业了,也能淡定应对。
一个简单练习:坐下来,深呼吸几次,拿出纸笔,在纸上画一条竖线,一边写上“我害怕的事”,另一边写“最坏会发生什么”。然后把它列出来,再换一张纸,思考“如果真的发生了,我该怎么应对”。比如,梦想环游世界,把房子租出去,你担心租客不给房租,还把房子搞得一团糟。那你就可以未雨绸缪,比如存好备用金,给房子买保险,提前物色靠谱租客。这个练习会让你发现,恐惧其实是促使你解决问题、激发创造力的源头。
恐惧并不意味着你在走错路,恰恰相反,它说明你正在走出舒适区,而这正是成功和成长的必经之路。想想你人生中那些曾经最艰难的挑战,每一次是不是都伴随着巨大的恐惧?但最终,你还是挺过来了,对吧?别让恐惧阻止你,但也不要与它对抗。接纳它,然后一步步朝目标迈进。每个人都会害怕,差别只在于,有人会利用恐惧去成就自己,有人却让它成为束缚。
如何利用悲伤和绝望
悲伤和绝望,确实比愤怒、嫉妒更难用来当动力,但也不是不可能。只要肯动动脑筋,就能把它们化为助力。比如,刚经历一场离婚,最好的朋友也离你而去,接连的打击让你沮丧无比。如果不正确处理,这些情绪很容易耗光你的注意力,成为毁灭性的干扰。
第一步要明白,这种痛苦不会永远持续。失去重要的人,往往也会开启一段深刻的自我反思期。很多事情,原本觉得重要,如今看来都不值一提。经历过这些,你会对人生的短暂和追梦的意义,有更清晰的认知。你不再把时间浪费在八卦、追剧上,而是会更珍惜时间,把精力投向真正有价值的事情。这时,自律也会变得更简单,因为你已经习惯专注于目标。
很多人就是在最糟糕的时刻,找到了实现梦想的动力。有些人在失去亲人后,突然奋发图强,去完成一个让对方骄傲的目标。比如一个平时宅家看剧的人,突然决定参加马拉松,为癌症基金会筹款。虽然他原本完全没运动基础,但为了不让类似悲剧重演,他开始重新安排人生。
研究表明,负面情绪能激发创作灵感。比利时根特大学曾跟踪调查102位全职创作者的情绪和日常习惯,发现他们在情绪不佳时,反而更高产。可见,悲伤、愤怒、焦虑都能转化成创意成果。如果你有写作、绘画、音乐等梦想,下一次心情低落时,不妨把情绪投进创作中。
如何利用羞耻感
羞耻感,是另一种让人裹足不前的负面情绪。这里要特别区分:羞耻和内疚是两回事。内疚是正常、健康的,比如你做错事,会觉得过意不去,促使你去道歉、弥补。但羞耻感却让人觉得自己本质上是个坏人,配不上任何好事。这种情绪多半来源于过往的创伤,长期压抑下去,会摧毁自尊,让人自暴自弃。
不过,羞耻是可以被治愈的。心理学家布琳·布朗(Brene Brown)在《强大的人敢于脆弱》中,给出了一套摆脱羞耻感的方法。第一步,就是向值得信赖的人倾诉你的感受。找到他人的接纳,才能让你逐渐学会原谅自己。如果实在找不到人倾诉,也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师帮助。
布朗还说,当我们放下羞耻感,便能对自己和他人多一些宽容。你会开始理解,人人都会犯错,也都值得再来一次。彻底摆脱羞耻感,才能清空内心杂念,专注于成为那个你本来注定要成为的人。
当你为一个项目投入了大量心血,最终却以失败告终,难免会泄气。但换个角度看,只要你做的事是积极的、有意义的,就没有哪段时间是白费的。在下一章,我将告诉你两个重要法则,鼓励你永远不要轻言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