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正式开始关税升级后首次官方协商

中美围绕关税问题激烈对抗两个多月后,双方终于同意于本周末在瑞士举行面对面的高层会谈,尝试为僵持的贸易战寻找突破口。然而,从双方公布的信息与专家解读来看,此次会谈虽具象征意义,但前景依然谨慎而复杂。

【多维新闻2025年5月7日 北京/华盛顿/瑞士综合报道】

中美围绕关税问题激烈对抗两个多月后,双方终于同意于本周末在瑞士举行面对面的高层会谈,尝试为僵持的贸易战寻找突破口。然而,从双方公布的信息与专家解读来看,此次会谈虽具象征意义,但前景依然谨慎而复杂。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7日在北京例行记者会上证实,这次瑞士会谈“是应美方请求举行的”。但美国总统特朗普6日在白宫与来访的加拿大总理马克·卡尼联合记者会上则宣称,是中方主动要求会谈。围绕会谈由谁提出的说法,双方再度各执一词,反映出贸易战背景下依旧紧绷的外交氛围。

自特朗普于1月20日再次就任总统以来,美方持续对中国产品加征高额关税,多个措施宣布后虽一再延后执行,但对中国的加税始终未曾松动。中国方面亦持续反制,迄今双方对部分进口商品的关税税率均突破100%,美方最高达145%,中方回敬至125%。在如此高压之下,中美正常贸易几近停摆。

与此同时,尽管特朗普屡次宣称中美高层已开始讨论或通话,但中方多次否认,称近期并无两国领导人直接接触记录。贸易逆差方面,特朗普期望通过关税手段缩小美中逆差的目标亦未实现,美国3月贸易逆差甚至创下新高。

5月7日,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将率团赴瑞士,与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Scott Bessent)举行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双方正式恢复自2020年中断的官方贸易对话。中国商务部表示,美方近期多次通过不同渠道表达谈判意愿,中方在综合评估全球局势、中美利益和企业诉求后,同意接触。

尽管如此,外界普遍不看好本轮会谈能取得实质性成果。美国前贸易副代表、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副主席温迪·科特勒(Wendy Cutler)指出:“这只是漫长贸易谈判的第一步,受制于中美缺乏互信及贸易执行认知的根本分歧,未来进展将极为复杂。”

多位学者提醒,外界对本轮“何贝会”不宜抱持过高期望。中国学者张立分析,此次会谈不过是两国政府长期谈判的初始接触,未来将围绕关税、芯片、芬太尼等敏感议题展开持久磋商。他认为,这场贸易战很可能贯穿特朗普整个任期,成为“中美新冷战”的核心表现。

贵州学者杨先生也指出,中美未来四年将处于“既脱钩、又对抗”的复杂局面,本轮会谈虽为正式谈判开场,但“主要是为双方未来论战打基础,外界不应对这次接触式谈判寄予太高希望。”

此外,中国学者王冀在接受本台采访时表示,国内政治斗争激烈,官场格局未稳,也将制约中美谈判进程。“在高层人事斗争尚未见分晓之前,外交政策难有明确方向。过去中国的经验是,没有内斗定局,外交谈判多半无法取得成果。”

据中国外交部消息,何立峰结束瑞士行程后将转赴法国,参加5月12日至16日举行的第十次中法高级别经济财金对话。外界普遍认为,中方此举意在通过多边外交合作,寻求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稳固自身话语权,减少对美单边博弈的风险。

自2018年中美贸易战爆发以来,双方持续互征惩罚性关税,双边贸易和投资环境深受冲击。尽管2020年双方签署“第一阶段协议”一度缓和局势,但因美方指责中方履约不足及高科技封锁反击,经贸关系再度恶化。此次瑞士会谈虽释放出重启对话的积极信号,但能否打破僵局,仍需观望。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 Newsphere by AF the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