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时报》 无法明说的问题:谁是习近平的接班人

《金融时报》2025月2月份文章:唐纳德·特朗普上月的就职仪式标志着美国又一次权力的和平交接——这是这个国家两个多世纪以来几乎一贯维持的成就,尽管偶有波折。
相比之下,在中国,领导层更替的话题则是禁忌。
中国自毛泽东以来最具权力的领导人习近平,至今未透露任何接班人的迹象。经过十多年政治清洗与权力集中,习近平面临的权力挑战几乎不存在,他也已表露出长期执政的意图。
然而,即便是在如此高度控制的体制内,政治接班的问题始终潜藏在水面之下。
如今,习近平已进入其第三个五年任期的中段,谁将接替这位自2012年底起领导中共的71岁领导人,成为中外越来越关切的问题。尽管这一话题在公开场合极少被提及,但它无所不在,渗透进每一场关于中国未来的讨论。
尽管习近平全面掌控党内局势,并边缘化了所有潜在的直接竞争者,这位“红二代”革命元勋之子仍需维持一个微妙的平衡。为了维系制度的稳定,他需要释放出某种信号,表明接班程序最终会启动——并在他身体出状况时及时运作。但如果他透露得太多,又有可能陷入“跛脚鸭”困境,甚至更糟。
“接班问题是绝对的生死攸关,每一位中国领导人——包括习近平——都对此耿耿于怀,难以释怀。”研究中俄精英政治的专家、即将出版《习近平父亲习仲勋传记》的约瑟夫·托里吉安表示,“这关乎他们自身的安危、政治遗产的延续,以及整个政权的存续。”
托里吉安指出,自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广场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内的“核心难题”一直是接班政治。
世界顶尖的中国精英政治学者之一李成认为,已有迹象显示习近平正在为接班做准备,等他开启第四个任期时,会更清晰地展现自己的安排。他提醒外界,不应过早排除那些表面温和、尚未展露个人野心的高层官员。
“人们说习近平身边都是唯唯诺诺之人,这在很大程度上属实,”香港大学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创始主任李成表示,“但我们也应该记住,13年前的习近平自己也是一个‘唯唯诺诺的人’。”
自毛泽东以来,只有五人曾同时担任中共总书记和中央军委主席这两个国家最重要的职位:华国锋、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

随着习近平可能在2027年至2032年间开启第四个总书记任期、届时年届79岁,接班人问题将变得愈加迫切。
2023年末,前国务院总理、中共党内排名第二的李克强突然去世——比习近平还小两岁。这一事件突显了“任何人都可能在任何时候离世”,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驻北京外交官这样表示。
尽管如此,过去六个月与学者、外交官和其他官员的访谈显示,外界几乎看不到任何潜在接班人的公开线索。
由于接近习近平的人脉越来越受限,领导层的分析也开始采用类似苏联时代“克里姆林宫学”的方法。
就中共高层政治而言,习近平时代比中国现代历史上许多时期都更为稳定。但这也不可持续。
分析方法包括研究中共最高领导集体——七人组成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的内部动态,以及习近平过往的提拔路径。学者们会仔细研究照片、视频、讲话和党内文件,观察谁陪同习近平出访,谁是否得宠或失势。
他们还会解读中共的党章文件,研究历史先例,以判断哪些与习近平关系密切的高层干部可能在长期内拥有更大影响力,或在习近平突然卸任时成为关键人物。
这些渠道指向两类可能的未来领导人:一类是那些推动习近平实现科技自主和技术领先战略的官员;另一类则是年龄在五十岁到六十岁出头的更分散的一群干部。
另一位驻北京外交官补充说,官方党内话语表明习近平计划长期执政,并在为国家进入艰难时期做准备:“他们正在为一场15年的斗争做好准备。”
然而问题在于,如果接班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党和国家都可能再次陷入周期性的政治动荡,这不仅会危及习近平的政治遗产,也将威胁中共自身的生存。
“就最高层的精英政治而言,习近平时代确实比中国现代史上的许多时期都更稳定,”托里吉安指出,“但这种稳定也是不可持续的,因为他终究是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