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近年来因房地产危机、青年高失业率及中美贸易战加剧而持续承压,通缩风险加剧。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高达145%的关税,进一步冲击中国出口。中国国家统计局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表示,国际因素对部分行业价格造成下行压力。
财经股市
日前,全球知名的投资银行和金融机构高盛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称:中国房地产市场还有进一步疲软的空间,未来监管层可能需要至少再砸16-18万亿才能终结本轮房地产债务危机。
中美围绕关税问题激烈对抗两个多月后,双方终于同意于本周末在瑞士举行面对面的高层会谈,尝试为僵持的贸易战寻找突破口。然而,从双方公布的信息与专家解读来看,此次会谈虽具象征意义,但前景依然谨慎而复杂。
过去两周,美股强势反弹,收复4月跌幅,但高盛等机构警告这或只是熊市中的短暂回升。目前市场仍被中美贸易争端、通胀预期与美联储政策不确定性主导。若新一轮关税实施,将推升输入型通胀压力,限制美联储降息空间。同时,联邦政府面临预算赤字危机,拟裁减多部门开支,或波及5万名公务员岗位,进一步拖累经济前景。华尔街普遍预期,美股后市仍将剧烈震荡。
黄奇帆认为,房地产作为中国40多个制造业门类的重要下游,以及吸纳数千万劳动力的支柱产业,必须稳妥处理。凭借较低城市化率、庞大人口基数及政府强力调控能力,中国房地产调整虽剧烈,却有望通过改革化解风险,避免美国式次贷危机和日本式长期衰退,实现平稳着陆
财新传媒与标准普尔全球联合发布的调查结果指出,4月份中国综合PMI指数也同步下滑,从3月份的51.8降至51.1,显示生产经营活动增速放缓,服务业就业持续低迷,市场需求恢复乏力。
2025年4月,中国百城二手房价格已连续36个月下跌,同比降幅达7.23%,二线城市跌势尤为惨烈,频现抛售潮,挂牌量暴涨、成交量骤降,部分房价回落至8年前水平。尽管国务院接连推出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地方国资收购库存新房等救市政策,市场信心仍难恢复。
在中国经济持续面临结构性困境、社会信心普遍低迷的当下,官方开始大规模隐匿关键信息。根据《华尔街日报》5月4日发布的一项调查,近年来中国政府停止发布数百项原本对学者、投资者、国际机构都极为重要的经济数据。这一现象引发外界高度关注,因为它不仅反映了中国经济运行的真实困境,更暴露出习近平主导下的经济治理逻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