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时政
2025年6月14日,特朗普在生日当天举行了一场简陋的私人阅兵,参与者多为国民警卫队、老兵和民兵,装备陈旧、队列松散。国内自媒体对此群嘲不断,调侃美军“自由散漫”。但实际上,中美“阅兵”与“Parade”概念本就不同,中国阅兵是国家级军事实力展示,而美国 parade 多为纪念性质游行,形式松散、政治含义有限。
2025年6月13日起,以色列发起代号“升狮行动”的大规模空袭,重创伊朗核设施与军方指挥系统。伊朗随即发动“真实承诺III行动”,动用导弹与无人机进行报复。尽管伊朗曾高调扬言血债血偿,但在反击效果不佳、国内经济危机、国际孤立与军事实力受限的多重压力下,迅速通过中立国释放停火信号,寻求谈判。
特朗普政府宣布对12个国家实施旅行禁令,并对7国部分限制入境,其中包括委内瑞拉、伊朗、缅甸等。虽然白宫表示禁令不影响现有签证持有人,但大量国际学生依然陷入不安,不敢离境,担心无法顺利返美。
2025年的美国互联网政坛,仿佛一出无剧本的真人秀,而这场最新的大戏主角,正是曾并肩作战的亿万富翁马斯克与前总统川普。两人在短短24小时内,从商业盟友变成网上互怼的死敌,戏剧性超越好莱坞剧本。
美国国会非党派预算办公室(CBO)周三估算,唐纳德·特朗普总统提出的减税与支出法案,预计将在未来十年为美国当前高达36.2万亿美元的国债总额再新增约2.4万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