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累托法则与斯特金法则

我们大多数人都有过这样的沮丧经历:花了好几个小时埋头苦干,结果项目却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在本章中,你将了解到,为什么在工作中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却依然觉得自己原地踏步,这其实是很正常的现象。同时,你也会明白,接受这个事实,反而能激励你培养更强的自律能力。为了激发这种动力,我们会探讨两个重要的观念——帕累托法则(Pareto Principle)和斯特金法则(Sturgeon’s Law)。

斯特金法则

西奥多·斯特金(Theodore Sturgeon)是一位科幻小说作家,1958年他在《Venture》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他当时对批评家们将科幻小说整体贴上“低质量”标签感到相当沮丧。他认为,虽然的确有相当一部分科幻小说质量不高,但其他领域也同样如此。他的这番言论后来被称为“斯特金法则”。近些年,哲学家丹尼尔·丹尼特(Daniel Dennett)还将斯特金法则列为七大批判性思维工具之一,足见这一法则至今仍对作家与学术界具有指导意义。

帕累托法则

帕累托法则也与此类似。1896年,意大利经济学家维尔弗雷多·帕累托(Vilfredo Pareto)发表了一篇论文,指出意大利80%的土地掌握在20%的人手中。他是通过观察自家菜园里20%的豌豆植株产出了80%的优质豌豆荚而得出这一结论的。这个现象后来被称为“关键少数法则”或“80/20法则”。帕累托法则如今已成为常见的商业管理经验法则,最经典的说法是:企业80%的利润来自20%的客户。

这些法则和我有什么关系?

了解了斯特金法则,你或许会想:既然大部分事情最终都是垃圾,又何必花时间和精力去做?帕累托法则听上去也让人泄气,因为它告诉我们,只有20%的努力会带来真正的成果——那我还干什么呢?

但如果换个角度看,这两条法则其实能教会我们一些关于自律的重要课题。首先,它们提醒我们,现实就是如此:你必须持续努力,哪怕你无法预判哪些工作会带来回报,哪些会白费力气。比如,你可能是个小说作者,两年内写了好几本书,每本都倾注了大量心血,可最后只有一本畅销,其他几本无人问津。如果你不懂帕累托法则,可能会因此气馁,怀疑自己是否应该继续写下去。但如果明白这个规律,你反而会更有动力继续创作,因为你知道:只要坚持,总有一本书会成功。

斯特金法则和帕累托法则帮助你用更宏观的视角来看待努力与成果之间的不对等关系,而这种心态正是保持自律、维持目标感和行动力的重要支撑。

一旦你接受了“只有少部分成果真正重要”这一现实,不仅会激励你更努力,更会让你学会更聪明地去努力。成功的企业家们深谙这一道理,所以他们敢于尝试新产品、新服务,即使前面无数次失败,也绝不轻言放弃。他们知道,没有人可以永远成功,而面对困难的最佳方式,就是预期到前路必定伴随挑战。

如果你用正确的心态看待80/20法则,其实是件很振奋的事。虽然80%的努力可能不会带来想要的结果,但剩下的20%却能带给你一切你渴望的成就。虽然你无法预知哪些项目能成功,哪些注定失败,但如果每件事都能预测结局,那岂不也少了人生的乐趣?说到底,大多数人其实是活在不确定性之中,并且在这种不确定里不断寻找突破。如果你坚持不懈,或许下一个就是属于你的“20%”。但如果你现在就放弃,永远不会知道那些辛苦是否可能迎来转机。优秀的人常常失败,但他们明白:只要抓住几次重大成功,就足以改变人生。而你,同样也能做到。关键不是你想出多少糟糕点子,而是你能否坚持走下去。

如何应对失败

每一次失败都是一堂课,因此,请把挫败当成通往更好未来的跳板。当某件事没能按预期发展时,冷静复盘,看看哪里出了问题,不要过度纠结于“失败”本身。即使实在找不到任何价值,也至少让你锻炼了自律的能力。而当你终于找到了有效的方法时,就把它作为你未来成功的基础。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因为现实中人们总是容易陷入“我觉得这应该行”的心理落差之中。

这种反差考验的是你的自律能力。因为当你对某件事投入了情感,往往很难客观看待它。我们常常因为情感绑架,哪怕一件事已经在耗尽资源、入不敷出,依然死磕到底。过度沉溺于所谓的“热爱”,反而可能对心理健康带来负面影响。若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这种执念是难以理解的。局外人一眼就能看出项目不行、问题出在哪,但当事人却常常难以承认错误,甚至因为自尊心作祟,不肯退出已经失败的项目。

另一方面,如果你能坦然接受“并非所有努力都会有回报”的事实,就能慢慢学会何时该体面地放弃,转身去做新的、更值得投入的事情。说到底,你要学会用智慧判断,什么时候该舍弃幻想,转而专注于那些真正行得通的路径。

当你训练自己专注于当下,而不是沉溺于过去那些“本该如何、可能如何”的设想时,你会变得更加高效。自律和决心固然重要,但你也不应该让自己陷入无休止的消耗之中。下一章,我将与你探讨,如何避免掉进这种过度投入、精疲力竭的陷阱。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 Newsphere by AF the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