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在乌克兰问题上再次“变脸”——但能维持多久?

国前总统特朗普近日在乌克兰问题上的表态再次出现大转弯,引发舆论关注。此前,他多次暗示乌克兰应割地求和,如今却声称乌克兰有机会收复全部失地。这样的反复令外界质疑:特朗普的态度究竟有多少可信度?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发文称,乌克兰有望依靠北约的武器供应、顽强的战斗意志以及俄罗斯经济的困境收回全部领土。然而,不久之前,他还公开表示乌克兰应当作出让步,以换取战争的结束。特朗普政策的反复,使得外界难以把握美国未来的真实走向。

表面上看,特朗普的新立场似乎对乌克兰是利好,承认了乌克兰的抵抗精神,也鼓励北约继续加大军援。但问题在于,他的言论并未带来任何实质性的新政策,更多只是口头上的摇摆。美国是否会真正付诸行动,仍然存疑。

与此同时,乌克兰的处境依旧艰难。长期的人力、物资消耗让基辅承受巨大压力,而“全面收复失地”的目标,在军事上几乎不可能实现。特朗普实际上是在用新的方式将乌克兰逼入困境:不再是要求其割地,而是要求其承担无法完成的任务。

克里姆林宫则回应称,“即便是低水平的专家也能看出俄军正在取得进展”。俄罗斯方面显然对特朗普的反复言论并不在意。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还提出北约国家可以在本国领空击落俄罗斯战机,这无疑带有挑衅意味。但白宫的态度并未完全明确,普京很可能会继续“试探”美国与北约的底线。

分析人士指出,特朗普所谓的判断,依然寄希望于俄罗斯经济因制裁和战争消耗而陷入困境。然而,俄罗斯已展现出较强的承受能力,且有中国等伙伴在经济层面给予支持。战争在普京眼中是关乎政权生死的“存在性战争”,因此很难因经济压力而轻易让步。

总体来看,特朗普的最新表态并未带来根本性变化。他一方面要迎合欧洲一些鹰派声音,另一方面又不愿彻底得罪普京。其政策更像是一种“钟摆效应”,在不同立场间来回摇摆。克里姆林宫对此心知肚明,并可能继续利用特朗普的反复,为自身争取更多战略空间。

对于乌克兰来说,特朗普的“支持”或许并非真正的福音,而更像是一种空洞的口号。在缺乏充足资金、人力以及外部真正承诺的情况下,基辅的处境仍旧难以扭转。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 Newsphere by AF themes.